锻造争先进位、奋发图强的“先锋铁军”——关于丹阳市开展乡科级干部“先锋铁军”集训的实践与启示
干部教育培训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、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“先导性”“系统性”工程。今年以来,丹阳市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,开展专题访谈62人、线上发放调查问卷524份,广泛查不足、问需求,试点举办乡科级干部“先锋铁军”集训营,坚持以培训激励干部敢为,以培训识别干部素养,实现训察相辅、训用结合,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。
一、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误区
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为干部成长“充电蓄力”,关键在于破解“学用脱节”“一训了之”的问题。从工作实践来看,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三个方面误区。
一是在教学模式上“走老路、套模板”。当前,干部教育培训仍以“灌输式”教学为主,教学方法单一陈旧、课堂氛围沉闷懈怠,存在“照搬照抄、拿来主义”的情况。在问卷调查中,60%的干部认为“培训内容同质化,针对性、精准性不够”,59%的干部认为“培训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”。虽然在一些班次上投入了大量物力、财力请名师、进名校,但对干部学习需求、知识诉求方向不明、把握不清,存在“只看名气、不看需求,只求效应、不求效果”的情况。
二是在培训方向上“单一化、片面式”。干部教育培训更多地局限于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、提升专业能力作为主要任务,没有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,突破传统教育的藩篱,赋予干部教育全新要义,与激励干部敢为、考察识别干部等工作结合不够紧密,干部教育培训视野还不够开阔、目标还比较狭隘。在问卷调查中,65%的干部认为要“激发干部教育培训内生动力”。
三是在结果运用上“难衔接、有割裂”。干部教育培训“后半篇”文章做得还不够好,一些培训班次课程结束往往等于培训“翻篇”,缺乏科学的后续跟踪管理问效机制,教育培训结果运用不够充分,与干部“选育管用”链条“割裂”。访谈中,很多干部认为“干部教育培训和选拔任用、日常管理等关联度不够,结果效用发挥不明显”。
二、“先锋铁军”集训的主要做法
为探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、促进干部敢为善为新路径,丹阳市精心选拔表现优秀、有发展潜力的乡科级干部,科学合理设计培训课程体系,扎实开展“先锋铁军”集训。
一是夯实“党性淬炼”的根基。从严从实组织开展封闭式军事训练,在统一训练、统一食宿、统一会操的沉浸式军事训练中,帮助学员拉近距离、加深感情。开展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训练,切实增强学员“一切行动听指挥、步调一致向前进”的纪律意识。开展内务整理、打背包训练、不定时紧急集合、实弹打靶等实战化军事科目训练,全面提升学员的军事素养和综合素质。
二是突出“学思践悟”的路径。在课程设置上以激发学员自主探索与思考为主线,排定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央一号文件解读、互联网+政务革新、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等课程,并邀请市领导结合本地实际,围绕社会治理、产业发展等进行专题授课,引导参训学员围绕难点学、带着思考学。围绕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,组织学员赴苏州开展考察调研活动,现场聆听经验介绍。
三是融合“培训识人”的要求。把集训营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,为学员搭建展示能力才华的舞台。在调研结束后立即召开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,市委主要领导现场点题追问,考察学员学习实效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、核心问题,开展专题研讨会和无领导小组讨论,让干部碰撞思想、借鉴经验。整个集训过程,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参加座谈研讨等活动,与参训学员深入交流,全体市委常委参加结业汇报演讲,认真听取学员的收获感悟和对全市发展的意见建议。组织部门全流程参与、多角度考察,近距离、多方位、集中性地识别掌握学员的理论素养、思路眼界、个性气质,持续关注其成长成才。
三、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效能的意见建议
干部教育培训要注重与时俱进、坚持服务大局,深度融入干部“选育管用”,将培训效用体现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,切实以高质量培训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。
一要打出教育培养组合拳,既壮筋骨、又长才干。要综合采用涵盖军事训练、理论教学、考察研讨等内容的组合式培训模式,加强思想淬炼、实践锻炼、专业训练,练就敢为善为的“钢筋铁骨”。军训磨意志。把军事训练作为培训的前置环节,让参训学员身体力行传承忠诚意志,增强拼搏精神,强化作风素养,凝聚共识合力。教学强素质。聚焦大局大势和中心工作,针对参训干部特点“量体裁衣”,设计招商引资、乡村振兴、社会治理等紧跟形势、贴合需求的培训课程,提升干部专业能力。考察开眼界。让干部“走出去”把真经“取回来”,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,帮助干部开阔眼界、转变观念。研讨拓思路。坚持将研讨式教学贯穿干部教育全过程,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、核心问题,让干部带着思考、带着压力参加培训,在碰撞思想中提升思维层次、深度谋划工作。
二要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,既是荣光、更有担子。要注重多举办激励式培训,充分发挥鼓励鞭策作用,让干部从教育培训中感受荣耀、激发动力。把好入口关,激励担当作为。在干部激励手段乏力的当下,要拓展干部教育培训的正向激励作用,结合政治素质考察、无任用推荐等情况,把有较好发展潜力、进入组织视野的优秀干部选出来,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培养中流砥柱、后备骨干的精英班,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注肯定、激励褒奖。把好过程关,促进比学赶超。把培训的各环节当作集体工程、系统工程,灵活铺设合作竞争的赛道,给干部拟定目标,让干部迎接挑战,以拓展活动等形式培养提炼干部相互包容、合作共赢的品质,以座谈交流、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干部深入思考、亮出观点,增强干部良性竞争、比学赶超的意识。
三要拓宽了解识别新路径,边搭台子、边看样子。教育培训是能力提升的“充电站”,更是识别干部的“试金石”。要把教育培训作为培养、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,多维度挖掘“狼性”干部。全方位展示风采。通过培训为干部建展示舞台、搭成长平台,鼓励干部走上台、唱主角,展现最优的水平、最强的斗志、最好的自己,踏踏实实地用过硬能力赢得组织认可。同步整理完善干部研讨交流的微建议、好观点,打通建言献策渠道,真正把参训干部打造成“智囊团”。近距离考察识别。科学考察评价干部,不仅要听别人说,更要深入现场亲眼看、亲耳听。组织部门要派人全程与参训学员同吃、同住、同学习,在军事训练中了解干部协作精神、纪律意识,在研讨互动中掌握干部理论素养、工作思路,在考察调研中观察干部个性气质、组织能力,既直观了解干部参训效果,也考察印证综合素质。
四要嵌入管理使用全链条,扎紧笼子、选好位子。要扎实做好“后半篇文章”,加大对参训干部跟踪了解、后续培养力度,坚持能进能出、优胜劣汰原则,实现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、管理监督有效衔接、深度融合。持续跟踪管理。通过集训给干部打上标识、刻上烙印,让干部心中有荣耀的同时,也自然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群众监督,有利于干部把稳成长“方向盘”、系好廉洁“安全带”,督促他们小步快跑、健康成长。科学合理选配。根据培训了解到的情况,对参训干部进行分析研判,分类发现运筹帷幄的“帅才”、能力突出的“将才”、专精业务的“专才”,就干部适合的岗位和培养使用方向提出意见建议,为人岗相适、人尽其才打下基础。公正选人用人。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领导参与学员讨论交流等展示环节,零距离观察干部精气神和综合素养,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沟通酝酿方法和渠道,有利于更好地统一选人用人思想,更加公平公正评价使用干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