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8日下午,我市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暨“‘丹’当先锋、百村提升”行动座谈会,聚焦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,启动实施“‘丹’当先锋、百村提升”行动。市委书记王成明强调,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坚定信心、鼓足干劲,敢为善为、勇挑大梁,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实践乡村振兴新篇章。市领导赵志强、刘宏程、于舟、陆云飞、蒋敏参加会议。

王成明指出,我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背后,既是丹阳“至诚至精、创新图强”的生动缩影,也是我们党砥砺百年、筚路蓝缕的基层实践。今年,市委继续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为党建“书记项目”,开展“‘丹’当先锋、百村提升”行动,聚焦“强堡垒、增示范、促增长、成集群”目标,狠抓重点、持续攻坚,以“百村提升”的实干实绩,检验广大党组织、党员干部的担当成色、先锋本色。
王成明强调,开展“‘丹’当先锋、百村提升”行动,要在领头队伍上实现明显提升。强“头雁”队伍,拓宽选人用人视野,让年富力强、素质过硬、公道正派的人才跟上去、沉下去,着力形成素质高、结构优、干劲足的新一批“头雁”队伍;强“群雁”培育,用好老带新的传帮带机制,坚持严管厚爱有机结合,既要让干得好的得实惠、受重用,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,推动村干部履职尽职、廉洁奉公;强典型引领,通过三年持续攻坚、接续奋斗,形成镇江有地位、全省有影响的乡村振兴丹阳模式。要在富村路径上实现明显提升。高层次推进项目提质,落实好“六个一”挂钩帮扶机制,用好乡村振兴联合体党委这个创新举措,发挥“五联五共”模式在政策、资金、资源、技术等要素上的聚合优势,帮助经济相对薄弱村厚家底、聚资源、兴产业;高标准推进产业升级,结合各村特点、特色和特产,宜农则农、宜工则工、宜游则游,通过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促进产业振兴,大力发展乡村新型集体经济;坚持高水平促进人才赋能,做强农科人才支撑,建立全链条引培配套政策,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农村,打造一支有情怀、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优秀“新农人”队伍。要在基层治理上实现明显提升。重点把握好软硬件建设,在软件上坚持精细化治理、精准化服务,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工作中;在硬件上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加快补齐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短板,推进农村破败房、危房治理和农房改善。
市委副书记赵志强主持会议,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;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于舟发布“‘丹’当先锋、百村提升”行动;吕城镇、陵口镇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司徒镇杏虎村作交流发言。